文逸首页 小文论坛 文逸博客 精华文章
 首页 | 新闻 | 论坛 | 博客 | 专题 | FTP | 金融 | 微博 | 图库 | MyHome | 搜索 | 登陆 | 注册 | 帮助 | 设为首页  ·在线人数: 3941

发表新帖 我的主页  用户登陆 返回上页 收藏本帖 文友爬行榜

标题:为中国呼唤公民企业家
[作者] wonyen [发表时间] 2013/8/14 16:55:57  [回复] 1  [点击] 2698

 [作者] wonyen   [头衔] 站长  [经验] 6019015  [等级] 大主帅   [发帖] 2789   [回帖] 1777  [登陆] 2387
[发表时间] 2013/8/14 16:55:57  [楼主]
标题: 为中国呼唤公民企业家
 
(编者按:中国企业家柳传志在企业家社交网站正和岛的 “在商言商”言论引发企业家王瑛“退岛”宣言,自称“只干活不大说话的人”王瑛成为一时舆论焦点。王瑛80年代后期从体制内下海,现居北京,担任一家基金管理公司董事长。

在这篇讲稿中,王瑛就社会共识、企业家精神、社会转型等话题展开论述。王瑛坦陈,她对柳传志点名批评确实犯“大忌”,因为“企业家中有一个默契,彼此不批评指责。企业家要心疼企业家”,她也在此阐明“明知故犯”的理由。

同时,她亦强调对于摆脱以暴易暴、创造和维护和平转型的追求,主张企业家应与权力切割、在阳光下生存和成长,指出这是企业家阶层获得自身的主体性、获得社会认可、信任和尊敬的基础。本文系王瑛与中欧校友会的一次内部交流,经过作者审阅并授权FT中文网发布。)

大家好!我是王瑛。谢谢大家,非常高兴能在这里认识大家。

你们秘书长给我出了一个题目“企业家如何推动和参与社会转型”,这个题目让我毫不犹豫的答应了这次分享。我之所以非常喜欢这个题目,和我最近招惹出来的一件事情有关(指“退岛”事件)。

这件事惹来了好多记者。其间,不只一两个记者问我,“王瑛,你好像是个较真,较劲的人,你能不能告诉我们,你这是为什么?”我给了他一个理由:我(这样)已经有些年了,挑什么事情做,选择用什么方式做,都有一个追求,就是争取中国能够摆脱以暴易暴,创造和维护和平转型的条件。

最大公约数在于和平转型

近来大家一直在提要达成社会共识,建立共同底线,或者说最大公约数。我主张把最大公约数建立在摆脱以暴易暴、创造和维护和平转型的条件。这关乎整个民族与社会的生存、发展和福祉。我们只有以此为基础,才能够说服和感召越来越多的人,能在越来越多的人当中形成彼此呼应,最终达成社会共识,建立共同底线。

今天主题“企业家如何参与和推动社会转型”有2个关键词,第一个是“企业家”,第二个是“社会转型”。我刚才提到的“共同底线”的表述里有了第三个关键词“摆脱以暴易暴”,第四个关键词是“和平转型”。我想先把我对这四个关键词的理解,和大家做一个分享。

如何定义企业家

先说一下我对第一个关键词的理解。这些天到处可看到企业家是否该“在商言商”、企业家应该承担什么样的社会责任的讨论。近些年,可在很多场合听到“企业家”这三个字。我想“企业家”这三个字,还是要给些“计较”才是——现在被人称为企业家的人,好像不见得是企业家。

三十年来,中国确实已经形成了一个非常庞大的工商业主的群体,规模很大。我觉得这是个比较准确的说法,叫做工商业主,而不是企业家。这个工商业主的阶层,三十年来,无论在税收、GDP还是在就业的贡献率上,都已经超出了50%,占了一个相当大的比重。可我认为这个阶层还不能够整体上叫做企业家。这个群体的情况很复杂,并不是“企业家”可以概括得了,说得很清楚的。

从90年代后期到现在,尤其最近10多年,在上述群体中,又发展起来了一个可以被叫做现代企业家阶层的群体。这个群体和工商业主,在很多方面已经不一样了。我认为有这样两个基本特征:1、他们选择了充分竞争的行业领域,作为其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平台;2、他们选择了现代企业的组织形态。

到目前为止,很多企业作为上市公司,经历了10多年发展,越来越成熟,越来越严格地按照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办事情,越来越用规则作自我约束。在近几年准备上市的企业里面,他们在上市辅导期,就已经非常自觉地按照现代企业制度的规范要求和约束自己。在这个现代企业家的阶层当中,会见到一些和前一、两代企业家很不一样的东西,包括工作方式、生活方式,包括他们如何对待家庭,如何与孩子相处,对于自身精神生活、自身成长的关注度,参与社会公益事业和慈善活动的深度与方式等等,都和前一两代企业家不同了。让人看得很欣喜,很值得期待。

我是2012年4月参加正和岛的。这一年多,我最大的收获,就是结识了很多年轻的企业家朋友。我管他们叫新生代企业家。他们的年龄,大都在65-75后,大概在15年左右这样一个跨度上。他们在自己选择的领域里面应该算是比较成功的,经历了10到15年的发展,在自己的本行业、本地区,形成了一定影响力。正和岛的这批企业家,70%到80%在各行业和各地的企业家组织里担任着一定的职务。我从他们身上看到了新生代企业家的精神气质,时代风貌。在正和岛上,最让我刮目相看的是一批女企业家。

我今天在这里说企业家,更多是指向了,在充分竞争的行业里面,选择了现代企业组织形态,从90年代后期到现在,在将近20年时间里,成长起来的一批可以称之为现代企业家的一个阶层。我想强调一下的是,这里面还不应该只包含企业主。随着这些年现代企业制度和公司治理一步步完善,中国职业经理人这个阶层也已经成长起来了,已经形成了很大、也更健康的一个群体,他们也在中国现代企业家的行列里。

我下面讲到的企业家,主要是指这样的两部分人,而不是那些认为办着公司赚到了钱,就是企业家的人。他们也不太愿意管自己叫什么企业家,因为现在谈企业家,就有很多责任,社会有期待。其实他们还是比较喜欢管自己叫生意人或者商人。在工商业主这个群体里面,还有很大数量的一批人,他们不大出现在公众视野范围之内。他们有的在赚钱上面,是不择手段的,有的甚至是给权贵阶层干脏活、洗黑钱的,为了钱,什么都干得出来,我不认为这批人叫企业家。

我见到过中欧(商学院)校友有这样的说法,“要有比商业成功更高的追求”。有一个学员解释说,这种追求,就是推动社会的公平、正义和进步。乔布斯的那句名言,以自己的努力改变世界,使这个世界更美好,激励了无数做企业的人。我以为这就是企业家精神,是当今中国最需要的企业家精神。

社会转型与摆脱以暴易暴

我想和大家说的第二个关键词是“社会转型”。社会转型,我们也管它叫现代化转型,可是我还是建议大家用现代性转型。在这个概念上,我向大家推荐一篇文章,是秦晓在2009年写的《现代性与中国社会转型》。我们应当用“现代性转型”这个概念去理解中国的社会转型。

第三个关键词是摆脱以暴易暴。对于“以暴易暴”,面对中国现实,非常容易理解。这个社会的暴虐倾向我们几乎每天耳闻目睹,像一个巨大的黑影,在一天天走进我们的生活。未得到过真正意义上清算的“文革”,离我们太近,坦克车开进北京离我们太近,“薄王”在重庆施虐数年离我们太近,从历史到现实,“以暴易暴”离我们太近了,已经不需要我们特别讲些什么来理解。

我想在这里面突出要讲两点。第一,暴力结束不了暴力,它会把暴力的种子,暴力的基因再一次根植在自己身上。我们的任务,我们的出路,就是用人性向善的力量,用文明的力量,挖出这些种子,改变这些基因,用协商、妥协、宽容去战胜野蛮,暴虐和强权。第二,就是想要摆脱我们这个民族以暴易暴的厄运,叫周期律也好,叫超稳定结构也好,这个民族数千年来一直被这样一个怪圈、一个厄运罩着,好像很难逃得出去,我们是不是仍然得以暴力的手段来结束暴力?我们要说不!

我主张,我们必须不急不躁。我们面对的是一个不知道反复了多少次,转过多少个圈,很难逃出厄运的现状。我们也必须看到,在中国现代性转型过程中,内、外部条件都和以往不一样了,有了很多支持建构和维护和平转型的条件,我们还有可能建构和创造更多的条件,应该有信心把结束以暴易暴,摆脱以暴易暴,创建和维护和平转型的条件作为我们的目标。

企业家要坚持在阳光下生存和成长

我想说到这儿,和平转型,是需要提出来,但不需要讲解的关键词了。下面是我想和大家分享的第三部分,是我们企业家参与社会转型,推动社会转型,能干什么,怎么干,我想这是大家把这个题目出给我,最想让我回答的问题了。

在这里,我首先要讲的就是企业家要坚持在阳光下生存和成长。所谓在阳光下生存和成长,有两个方面的含义。第一方面,是一定要和权力做切割。

这三十年来尤其是最初的一段时间,几乎所有的资源都在体制内,人们自然是、往往是从获取资源这个角度开始他们的创业历程的。获取资源和权力关系怎么可能撇得清,谁又愿意撇清。因此,在前期,谈和权力切割是不现实,你要和权力做切割,在中国怎么做生意,怎么实现原始积累,哪来的民营经济现在的规模。这都有理,甚至可以说,目前的格局,私有化的进程,本来就是善的、恶的、合法的、非法的共同推动的。

我们走到今天,经历了整整三十年,改革开放有很多不尽人意的地方,近十多年积累了非常严重的问题,这些问题严重到让人们忧心忡忡,感到了危险,其中最大的一个问题,就是善的、恶的,合法的、非法的共同推动的,至今还在继续推动的这个大规模私有化的进程以及成果,不能真正意义上的合法化、制度化。

我们前面讲了工商业主这个群体的规模和贡献率,后面还会讲到在今后一个蛮长的时期内,在经济下行的状态下,民营经济、民营企业在各地政府那里位置、地位、作用还会更为重要起来。但是,认真起来看,清醒着看,这个群体,这个阶层的人身权、财产权、经营权仍处在风雨飘摇之中。这个问题专门讲会讲得大家毛骨悚然,心惊肉跳。从宪法到实体法、到诉讼法,从立法到司法,企业家合法权益被保障的程度之低,只能是让人毛骨悚然,心惊肉跳。

还有一个更令人忧虑的事情,就是在大规模私有化进程中,另一个受益最大的阶层,党政官员、公务员,他们的“受益”不能走到阳光下面来。早期,在体制变革的前期,带有一定合理性、必要性的部分不能及时切割出去,和后面越来越疯狂,越来越贪婪,对社会的破坏作用越来越大的部分混在了一起,越来越难以切割,越来越难以得到社会的谅解,形成的新利益格局也越来越和社会的进步相对立起来。

因此,现代企业家这个起步于90年代后期,基本上在阳光下落地、生根的阶层,能够更自觉地,更快地和权力切割,坚持在阳光下生存和发展,理直气壮地争取和维护包括人身权、财产权、经营权在内的合法权利,学会理性博弈,积极参与制度建设,无论是对自身的命运,还是对这个社会的进步,民族的前途都太重要了!在阳光下站立起来,发出自己的声音,促进社会向良性、平稳、宽容、妥协转化。而与权力切割,在阳光下生存和成长是这一切的基础,是这个阶层获得自身的主体性、获得社会认可、信任和尊敬的基础。

我们看得到,正反两个方面的经验和教训。一方面,已经有很多企业,完全把自己放在阳光下生存和成长,取得了成功。另一方面也看到了,和权力结盟和苦果、恶果,虽然可以在很短时间内实现原始积累,但等在后面的是监狱。据我接触到的一些律师、知情人说,类似这样一些事情,在全国各地都有发生。所以,正反两个方面的经验、教训,都告诉我们,必须和权力做切割,不仅有必要的,更是可以实现的。

上个月,王石在腾讯以贺卫方做标杆的那一次讲到,在企业家里面,最危险的倾向是和权力的结盟,和权力的联手作恶。我同意这个判断。

我想讲的第二层意思是,其实和权力打交道,不一定就见不得阳光。我们有很多企业家,从事的专业领域、做的项目,是和政府有关系、有合作的。和政府做生意,政府购买我们的服务,完全可以在阳光下进行,绝不意味着和权力结盟,做坏事情。这个体制里面,有很多人是规规矩矩做事情,非常努力地做事情的。 我自己这20多年,有两三个时段,做的业务、项目,是和政府关系极为紧密的。在这个过程当中,结识了一些官员,也有更高级别的干部,彼此建立了很深的信任关系,从来没有过什么私下交易,最多就是彼此交换过书,其他的,连一个红包都没有送出去过。我认为做一个企业家,他的本分,他的本职,他的专业,就是要把企业做好,所以让企业在阳光下生存和成长,就是作为企业家,对于社会转型最重要的支持。我们越多人坚持,社会的情况就会越好。

其次,我们在企业内部做的努力,也是能够给和平转型贡献价值,创造条件的。

我们在企业内部做的事情,是可以和参与推动社会转型结合起来的。譬如,我们在企业内部遵守法律,严格按照现代企业制度的治理要求做事,讲求契约精神,尊重契约合同。我们在企业里能够有这样一种意识,有这样一种坚持,强调这样的观念,企业也就成了公民的训练场。

很多人可能会说,这很不切实际。企业选择了不同的行业领域,员工原有的水准,社会阶层、文化素养、原有习惯,一定程度上都会约束我们的追求,但是,只要我们有这个意识,愿意把它作为一个努力和坚持的方向,多坚持一下,就可能得到意外的惊喜,甚至会成为你企业的一种特别的凝聚力。我们要相信,无论是契约精神,还是现代公司的治理,还是对于个体的尊重,对于年轻人灵魂自由和人格独立的鼓励,等等,这些东西,由于是非常人性的,就会得到人们的认同和尊崇。这里面也应着我们中国的一句老话,“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个理儿是相通的。

我们在这里说,坚持很重要!还有更重要的一条,关系到我们有没有坚持下去的本钱、动力和耐力——那就是我们自己要非常自觉和努力地改变我们自己!

我们可以留心一下,我们身边的一些企业家朋友,大家一起做协会,一起做公益,一起从事各种各样的活动,会觉得他很可亲,很通情达理,善解人意。可是,如果我们有机会到他的企业里去,尤其是和他的企业有更深交往的时候,可能会发现,他在他的一亩三分地上,还是一个小皇上。而这些“小皇上”一起做事情,无论合作一个项目,还是在一个协会里,关系密切了,做的事情多起来了,各自的一些习惯就会自然流露出来。这也是很多企业家组织,时间一长,所谓的“政治”、人事纷争就出来的原因,很多让人不喜欢、不舒服的东西,便会积累起来,搞得非常热闹。

现在还很有那么一些企业家,认为学习党的那一套,加强组织,掌控团队,管理员工,非常实用。更有人在学习和琢磨毛老人家的驭人术。这些东西怕是和做现代企业,尤其是大量用年轻人,企业团队和员工的创造性才是核心资源的企业,难以相容,长期坚持,怕要付出代价。

凡此种种,无须列出,要说的是这样一个意思,——如果还愿意成为企业家的人,还愿意对社会转型做些事情的人,真要面对的,也是最困难的任务,其实是改变自己!

分享到:

青青翠竹,无非正道;郁郁黄花,尽是真情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作者]wonyen [头衔]站长 [经验]6019015 [等级]大主帅  [发帖]2789  [回帖]1777 [登陆]2387
[发表时间]2013/8/14 16:56:35 [1楼]
企业反省的四个层面

改变自己,不仅是要有意愿,要把自己放到自己对面去,还要有能力,自己看得见自己。能看得见自己,是件不太容易的事情,能改变自己,也是非常不容易的事情。尤其我们做企业的,每天要去面对那么多内部、外部的事情和压力,有时要瞬间做出反应。支配我们做出第一反应的,往往是藏在很深的骨子里的东西,那才是第一反应的支配力量。

我是想强调,改变自己,对于一个有了一定业绩的人,对于一个成年人是件太不容易的事情,哪怕有这个意识、有这个愿望,有这个自觉,非常努力,非常虔诚,也会被我们自己制住的。但是,我们是怎么长大的,我们自己知道;我们是怎么被洗了脑的,我们自己知道;我们是什么变的,我们自己知道!更重要的是,我们面对了怎样的变化、变量、节奏,我们知道;我们承担了什么样的责任、期待、使命,我们知道。我们只要不想回避,不想逃之夭夭,还想有份担当,还想有份坚持,就必须从改变自己开始!

我们必须在对付自己上,好好想点办法。我自己用着一个办法,说出来大家分享。我把自己分成四层,严加看管。自己给自己设个关口,就是能够意识到自己有问题,不要那么相信自己,要习惯慢半拍照照自己,慢半拍反省自己,给自己留下个半拍的余地。

我分了这样四层——一个层面,就是我们平常说了,做了,办了的,这是一个完全调动到了外部的层面,我管它叫“外”。这个层面,只要坚持反省,接受启蒙,勤于训练,关注成长,是比较容易看到,也比较容易调整和校正。

第二个层面,我管它叫“心”。其实,往往我们做出来的事情,并不是自己心里想的全部,心里还搁着一部分。我说要“自觉”,就是一定要自己看得见自己这一部分,把它和外在的那一部分放到一起去看看,到底为什么它还在里面藏着,藏在里面的东西究竟是什么,对“外”出来那部分有什么影响。总之,要有很好的自觉。

第三个层面,是脑子,是观念。我们在观念上的自省是非常重要的。哈耶克说,观念的转变和人类意志的力量,塑造了今天的世界。它也会继续改变着今天的世界,塑造明天的世界。我们要非常努力学习。了解观念的变迁,知道新的,也了解旧的。有的时候,觉得自己的处理没有问题,事儿、理儿都摆在那儿了,也逼到那儿了,往某个方向上使劲儿最是顺手,等等,你可以找得出很多种理由和支持,但这时还是要从观念上考量一下,表面上看起来很合理、很顺畅的东西,会有观念上的问题藏在其中。而这种问题,最会造成开倒车的,一旦存在,滑入惯性,就不是小问题。

最后的那一层,也是最隐蔽,最危险的一层,那是我们骨子里头的东西。这几十年来,教育实际上是很成功的,洗脑也是很成功的,我们真正能够识别出自己骨子里东西的时候,首先会让我们自己吃一惊的,趴在自己骨子里的东西,可能是我们早早就自以为解决了的问题,是自己坚决反对的东西,坚决摒弃的东西。我们是不是还有能力从更深的地方去关照自己,识别自己,是对自己能力一个很严峻的考验。

改变自己,是我们作为企业家参与和推动社会转型,所面对的很多很多问题,很多很多的困难当中,最难、最难的一部分。我们如果没有坚定的信念,清醒的意识,从自我改变开始,从自我启蒙开始,从自我训练上下功夫,恐怕很难做得到持续成长,与时俱进。您可能说,我们干嘛要活得如此费劲儿。你要问出这样的话,我就马上说,罢罢罢!!!一连串的罢罢罢。因为,在目前条件下做一个中国企业,你已经选择了一个高难度动作,你还要大晚上的,到这里来听企业家如何参与和推动社会转型,你本身就是一个“费劲儿”不省心的人了,宿命如此,就不问了;在路上了,就不问了。

最近几年,我们几乎到处可以看到积极参与社会公共生活,积极投身社会公益事业,投身公民社会建设的企业家们的身影。在这些方面,近十年来,每隔两三年,都有非常多,非常大、非常可喜的变化和进步。可以想见,今天在座的中欧同学也一定是这方面的积极参与者。正和岛的很多企业家都是这方面的积极参与者。我们可以告诉社会,不光在企业里,在企业家里面,也在我们的员工队伍里,有很多、很多这样的朋友,这样的年轻朋友。13年来,在我做公益的过程中,碰到过太多默默无闻,努力做事的人。他们让我觉的这个世界很温暖、很美好。

我们的企业家要亲力亲为的做一点公益的事情。我们把做公益,把社会建设,把公民社会发育,和我们自己成为一个公民,完成我们的自我启蒙、自我解毒、自我训练,放到一起去做,这样对我们自身的改变,会起到激励的作用,让我们更容易坚持,走得更长、更远、更好。

以上是我对企业家如何参与和推动社会转型这个问题的基本回答。我们要把企业做好,要把我们的员工带好,在做好企业的同时,使企业成为我们自己,我们员工做一个好公民的训练场。我们还要积极参与到对社会发育和建设有意义的公益活动中去。在这个过程中,最关键也是最难的还是改变自己。从自己做起,从现在做起,把自我启蒙,自我解毒,自我训练和自我成长作为最重要的事情去做。

企业家最不能干什么?

我最后要说的一个问题是,在社会转型期,企业家最不能干什么?社会转型期,我们能干什么、怎么干上,可能有很多很多种选择,只要大体的方向,追求的东西,确实是自己想要的,我们每个人都会做得蛮好。可是,我最想说说的是,在社会转型期,企业家最不能做的事情究竟是什么。

我想第一就是坚决不和权贵结盟,干不利于社会转型的事情。第二呢,就是不参与群体政治恐惧的制造、传播和蔓延,不在其中推波助澜。

前不久,我弄了一个“退岛声明”,退出来以后,又在这里、那里大声说话,点着人家的名字说话,很不通人情事理。认识我、知道我的人,觉得有点突兀。最近来找我的记者说,要想把你弄弄清楚,好像很困难,怎么搜都搜不到多少东西,连张照片都难找,而知道你这个人的圈子和人似乎又很多。很长时间以来,我都是个只干活不大说话的人。我做了20多年企业,同时兼做了13年公益,做的公益项目,也是人们认为和办企业没有任何关联的事情。我自己觉得很自然,就这么一直做下来,很恒定的。我有变化,周边朋友,看得比较清楚,主要就是这半年。这半年,我的确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我觉得要说话了,一定要说话了。为什么会这样,我想放在最后一个问题里说说。

刚才有朋友问,这和柳传志提示“在商言商”有什么关系?我觉得,柳传志说“在商言商”,其实有另外一层话在里面,他主要是指,不要去说现在让政府不高兴听,不愿意听,不让说的话。我觉得他说的是这个意思,而不是什么“在商言商”。因为在商言商,不需要用这种方式说,也不需要在这种地方说。

刚才讲到,我们最不能干的事情,就是和权贵结盟,做不利于社会转型的事情。在这上面,我很敬重柳传志。他多年坚持,专心致志,好好做企业,在这一点上,我一直对柳传志很敬重、很敬佩。柳传志他们这批企业家,走到今天,非常不容易,时间越长,走到今天的企业,越不容易。不管多么不容易,他坚持了在阳光下生存和成长,创造了骄人的业绩。

为什么点名批评柳传志

我此次对柳传志点名批评,确实犯“大忌”,企业家中有一个默契,彼此不批评指责。企业家要心疼企业家。办企业有多难,我们是身在其中的人,无论各自选择了什么,走到了哪里,彼此不指责,不攻击、不批评。我认可这种默契和限制。我特别指名道姓批评柳传志是明知故犯的,原因就是前面我说的第二点,我们不能够在群体性政治恐惧的传播和蔓延上推波助澜,我这次对柳传志最大的意见和最大批评仅在这里。

我为什么这样说,这样做?

中国的现代企业家阶层,是一个正在成长,成熟,越来越看得到他们的进步,听得到他们的声音和脚步的阶层。他们能够做得到刚才说的那几条,脚踏实地去做,那就是在推动中国的社会转型,并会是越来越强大的中坚力量。我以为,那就是尽到了本分,尽到了责任。但是,就是这份承担,也不是用“在商言商”概括得了的。很多方面需要有担当,不见得说的、做的都是政府愿意听的。联起手来,通过理性博弈,维护自己的权利,参与制度建设,跪着是做不来的,哆嗦着是做不来的。

更重要的是,我们还特别希望中国企业家阶层里面,站出另外一种人来,再往前走一步。这不是要求谁,谁也要求不了谁,谁也没资格要求别人做什么,每一个人是要听一听自己的内心,是否还有一种呼唤。我们的社会,我们的民族,确实处在一个非常特殊的时期,中国社会转型,沉重而艰难,我们甚至感受到了一种威胁,一种倒行逆施的威胁,这种特殊、沉重、艰难和威胁,在发出一种呼唤。我们要静下来问问自己,是否感应了这个呼唤。

对于中国社会的转型,不怕慢,尤忌快,不能接受的则是倒行逆施。三十年来,尤其是开放成为不可逆转的以来,中国社会到哪里去,是有了方向性和目标感的。不争论可以接受,体制的、制度的滞后接受了,一党专制、不到半个宪法接受了,但是,绝不要指望这个已经能在全世界范围内选择读什么书,上什么学,在全世界范围内走来做去,选择自己听什么,信什么的人们,还接受逆转,接受只比那个邻居大点儿,这太荒唐了!

这次我和好几个媒体的记者说了同样的话。我说,这半年来,尤其是四月份以后,我们相当多的一批人,相当层面的一批人,做出了大致相同的判断,而做出了不同的选择。我们大概都感觉到了危险。什么危险?就是我们这个社会,走到今天,仍有可能进入一种倒行逆施的状态。而这种倒行逆施,对我们来讲,一点都不遥远。薄熙来和王立军在重庆经营的这些年,已经揭露出来的这点东西,离我们太近了,太丑恶了,太严酷。对我们民营企业家来讲,无论如何都太残酷、太现实了。

我们仍面对着大量以暴易暴的事实,以暴易暴的倾向,以暴易暴的味道。我们甚至不敢相信控制着国家机器的人们,不会再以极端暴力的方式去解决他们遇到的问题。

与此同时,我们也看到了,感觉到这一切还没有最终固化。似乎还在试探,各个方面都在试探,除了试探,也有无序,也有某种程度上的失控,人们听到的信息是纷乱的。对我们做企业的人来讲,对关注中长期投资的人来讲,认认真真地去思考和品味这半年多来发生的各种各样的事情,是件极为自然的事情。

呼唤公民企业家

我们是不是还能再有一些人,是不是还有一种可能,再更多一点承担。这种担当也许会超出企业家的责任?不仅仅是企业家的责任?是同时作为公共知识分子吗?我认为企业家不同于公共知识分子,很难放在一起,同时承担这两种角色。秋风说是君子企业家,对于传统文化有一定了解的,可能会想到“士大夫”。几乎同时,我在我的微博上看到了王巍的一句话,让我眼前一亮。我觉得这是我想说的。我记得是刘胜军说,向王石、王瑛,这些告别了犬儒主义的企业家致敬。王巍跟在后面说,我熟悉这两个人,他们从来都不是犬儒主义。他们是公民企业家。“公民企业家”这个提法太好了。这就是转型时代和社会现实呼唤的东西,呼唤企业家阶层的一种特别的责任感,它完全可以用公民去界定和诠释。

在这里,我读一段从百度搜索上抄下来的关于公民的定义:“公民指具有一国国籍,并根据该国法律规定享有权利和承担义务的人。公民意识与臣民意识等相对,指一个国家的民众对社会和国家治理的参与意识。公民政治权利是指公民依法享有参与国家政治生活的权利。它包括以下的内容:公民有选举权及被选举权;参与国家管理的权利;政治参与的基本条件是知情权。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凡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的人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公民。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 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 任何公民享有宪法和法律规定的权利,同时必须履行宪法和法律规定的义务。”

也许有人会说,你可不要拿着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宪法当真,对不起,我是一定要拿着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宪法当真的。我们每一个人除了是一个企业家,还是一个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公民。此时此刻,我觉得非常有必要拿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这个称谓认一会真。

认真做什么,我建议大家关注三件事情:

第一,每个人要以自己能够承担为限,去说话,去做事情,非常清晰地告诉某些人,某些力量,某些势力,这里存在着一条社会底线。这条底线就是一个一个的人,一个一个的行动,一个一个的声音铸成的。它是一条底线,你们是不可以随便触碰的。倒行逆施是不可以的。

我认为薄熙来和王立军在重庆执政的几年,是没有在重庆看到这条底线的。我不知道究竟是他们太疯狂,还是由于我们做的不够。我同意王石那句话,我们在那件事情上,是看着后怕的。那天王石打出贺卫方的照片,说:“和他比,我是犬儒了,我软弱了。” 王石说出这句话,让我极为敬佩,我认为是标准变化了。他还说了这样一句,当出现了倒退、倒行逆施,我们要能够说不。我认为这是一个公民,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应该做出的反应,也能做出的反应。

我希望看到能有越来越多的人和王石站在一起,因为只有那个地方站着的人越来越多,那个人才是安全的。如果让他一个人站在那里,我们就是把我们企业家当中,能够挺身而出做公民企业家的人放在了危险里。

说到危险,我这次跟来采访我的记者说,我做了13年的公益,和人文有关,和NGO有关,和公民社会发育有关。可是,并没有被谈过话,被喝过茶,也没有被关过小号。三十年来,随着整个社会的进步,我们做事的空间是有的,只要是一心一意,认认真真,用心去做,动脑子,用智慧,这个空间仍然是有的。

可是这半年,我也觉得确实是有不好、不详的感觉了。可是,越是这个时候,我们越要给自己加一条,要说话,我一定要说话,说话也是做事情。我能够保证是,我想的,说的,做的,是一致的;凡属我想的,我做的,我说的,没有秘密,谁要是因为我这么做事情,就要把危险施之于我,我认为他们比我更危险。

两个博弈机制建立

另外还有两件事情,是两个博弈机制建立。

如果在今后一段时间里,能有来自社会的足够压力,加上经济下行会出现的问题,我们是否还能寄希望于体制内的改革派,能够在上、下之间,在上层的不同力量之间形成博弈机制,这关系到未来十年甚至更长时间的格局。这样的一种格局,我认为可能对于摆脱以暴易暴,创建和维护和平转型的条件有好处。

在经济下行的条件下,中央、地方会出台很多政策,会开始向民营经济倾斜,地方官会向民营企业家伸手、张嘴,看起来好像是机会,可是请大家务必注意,这可能是危险,是陷阱。如果按照以往的习惯,看到政府给政策了就上,伸手了就给,也许就陷进去了。我们彼此要联起手来,多动动脑筋。

机会不是机会,而是陷阱;陷阱不一定就是陷阱,是看我们有没有可能建立起一种博弈机制,把它变成商机,有没有条件可谈,有没有保证到位。这些方面需要企业家们在行业协会的平台上既自我管理,又能联合起来和政府谈判和博弈。李克强在政府工作报告里,唯一开出时间表的事情,就是行业协会交给企业们自己管理,如何管理好,用好行业协会的平台,学会理性博弈和制度建设,既是企业家自身利益的维护,也是商业环境的改善和建设。

而无论是建构共同底线,还是推动这两个博弈机制形成,都不可能靠一群吓坏的人去建设。

我这次之所以不能接受现在说的“在商言商”,因为我们根本做不到在商言商。我们被裹在一个非常复杂的政治经济交织在一起的时空条件下。我们只要还不走,还不逃走,对这个地方还寄予希望,要留下来,我们就得去努力建构这条共同底线上,就得努力在人身权、财产权、经营权的法律保护、制度保证上做一个积极的建设者,就要在“两个博弈机制”的形成上花心思,下气力。我们要改变原来习惯性的一些想法和做法,要重新调整好自己,去应对我们从来没有面对的局面,我们有太多东西需要学习,可是这里面的底气却是我们的胆识和勇气。

在这个过程中我们既是企业家,也是公民,这是两个可一起承担的角色和责任。

(注: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

本文责任编辑 徐瑾 jin.xu@ftchinese.com
 


青青翠竹,无非正道;郁郁黄花,尽是真情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1 条回复; 10 条/页;  1 / 1     第   ↑到页首
您未登陆,发帖前请填写:用户名 密码 注册新用户  
 回复: 为中国呼唤公民企业家
排版
粗体斜体下划线居中飞翔文字移动文字发光文字阴影文字插入超级链接插入网页插入下载地址插入Email地址插入图片插入Flash插入RealPlay文件插入Media文件插入QuickTime影片插入背景音乐插入代码插入引用
插入表情:表情符号   使用帮助
内容 (8000字以内)
 
  关闭窗口  
[论坛列表]

小文诊所 创业经验
金融创新 家庭理财
居家旅行 国内资源
职业生活 配置应用
饮食文化 实盘记录
温情一刻 国外资源
法律频道 红旗社区
妇幼天地 商标标准
站务处理 蓝总看盘
奖励认证 开源软件
故障咨询 求助中心
公益活动 手机软件
网络经济 文史研究
期货专版 代理试用
网页制作 人才交流
分类广告 房产观澜
体育资讯 雅瑟风流
初学园地 美术贴图
股海风云 听风茶轩
管理学院

[今日热帖]

关于文逸 | 小文论坛 | 文逸博客 | 文逸金融 | 精华文章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 隐私保护
 Copyright© WWW.WONYEN.NET 2003 - 2021  闽ICP备09016518号-16   本站最高 10508 人同时在线,发生时间 2005-5-17 5:09:15 
 文逸科技 制作维护